期指總持倉溫和反彈
根據上周市場數據監測,國內股指期貨市場呈現多維度結構性調整特征。從全市場維度觀察,期指總持倉量在交割周結束后環比增加10033手至855481手,持倉回暖幅度雖有限,但折射出市場參與度邊際改善的積極信號。值得注意的是,四大期指品種呈現差異化運行態勢,IM品種以6474手的顯著增倉量領跑市場,持倉規模突破32萬手整數關口,顯示中證1000指數相關衍生品交投活躍度持續升溫。
品種間主力資金博弈呈現顯著分化,IM品種多空主力同步加碼但力度懸殊,其中多頭增持7440手顯著超越空方3674手的增持量,致使凈空頭寸環比收縮37.6%至28983手,創近三月最低水平。IH品種則呈現多空博弈趨緩特征,凈空持倉環比下降14.4%至10600手,主要源于空方僅增持264手的克制操作。IF與IC品種通過多空同步減持完成持倉結構調整,其中IF凈空頭寸下降至32170手,反映市場對滬深300指數短期方向判斷趨于模糊。
從席位資金流向觀察,主力機構策略分歧進一步擴大。國泰君安席位在IF品種延續多頭策略,1091手的加碼量推動凈多持倉攀升至15957手,而南華期貨席位反向減持1906手多單,折射機構對藍籌股走勢預判存在顯著分歧。中金期貨席位在IM品種的激進做多策略尤其引人注目,通過2740手多單加注實現凈持倉由空轉多,單周凈多持倉達2700手,顯示其對中小盤成長風格持強化預期。空方陣營呈現策略收斂,東證、華泰等席位在IF品種分別減持296手和1031手空單,海通期貨更以2217手的大幅空單回補將凈空持倉壓縮至107手,顯示部分機構對持續做空持審慎態度。
基差結構變化印證市場預期調整,IF、IC、IM主力合約貼水幅度分別收窄至47.8、128.6及152.9點,而IH合約貼水擴大至20.8點,這種分化格局與上證50指數相對疲弱的表現形成映射。量價關系方面,雖然主要指數周漲幅收窄至0.38%-2.56%區間,但期指持倉溫和擴張與基差修復的同步出現,暗示市場正在消化前期超調壓力,多空力量進入再平衡階段。
技術形態顯示,上證指數在3300點整數關口遭遇技術阻力,周線級別KDJ指標呈現高位鈍化跡象。結合期指持倉結構調整特征,預計市場將進入振幅收窄的整固階段,不同風格指數或延續結構化輪動。投資者需重點關注IM品種持續增倉背后的資金動向,以及IH合約基差走闊是否預示價值板塊的估值修復動能衰減,這些信號或將主導下一階段市場運行節奏。
本文目錄導航:
- 期貨日增倉為負值而行情卻大漲
- 在現貨里總量和持倉量的區別是什么?總量大于持倉量嗎?

期貨日增倉為負值而行情卻大漲
這個沒什么奇怪的如果空頭止損平倉,那肯定總持倉就大幅度下降了行情大漲,可能是多頭大量增倉,也可以是空頭大幅減倉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月份 敲定價 波動率 看漲期權 持倉量 看跌期權 持倉量 總持倉6月 2050 38.45 59.83 --- 53.08 --- /月 2075 37.61 96.29 --- 126.52 --- 8452/月 2075 36.43 125.72 --- 146.20 --- 6319/7322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全球金屬/
在現貨里總量和持倉量的區別是什么?總量大于持倉量嗎?
總量:也叫成交量,指品種上市以來所有訂立和所有轉讓的總量和。 持倉量:也叫訂貨量,指品種上市以來所有訂立(買入訂立和賣出訂立)的數量總和。 所以總量大于持倉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