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水升至年內新高 礦鋼周報 鋼廠限產預期再起

本文圍繞鐵礦與鋼鐵市場近期供需格局展開分析,結合產業數據對價格走勢進行預判。以下從基本面、驅動邏輯及策略建議三個維度進行詳細解讀:
一、鐵礦市場解析
供給端: 全球鐵礦發運量呈現季節性回升,國內港口到港量雖短期下降但后期預期增量明確。值得注意的是,北方礦山檢修導致國產鐵精粉產量連續兩周下滑,顯示短期國內礦供應存在邊際收緊壓力。
需求端: 鐵水產量攀升至244.35萬噸/日的年內峰值,但可持續性存疑。隨著57.58%的鋼廠盈利率觸發產能調節機制,疊加傳統消費淡季臨近與限產政策預期強化,5月鐵水產量見頂回落概率已達80%以上,需求拐點臨近將顯著改變鐵礦供需平衡表。
庫存動態: 港口庫存雖因壓港資源釋放增至1.4261億噸,但總庫存增速已顯著放緩。鋼廠進口礦庫存可用天數維持在21天的安全邊際,補庫驅動弱化。需關注海外港口庫存連續三周下降可能引發的供應擾動風險。
二、鋼鐵市場研判
生產端: 五大材周產量327.41萬噸的微增態勢暗含結構分化,建材長短流程產量同步收縮與板材產量回升形成鮮明對比。考慮到電爐即期利潤已逼近盈虧平衡點,預計螺紋鋼產量將繼續承壓。
需求韌性: 建筑端高頻指標出現超預期反彈,水泥直供量環比增長3.2%,混凝土發運量提升1.8個百分點,顯示基建項目趕工需求仍在釋放。制造業用鋼需求同步回暖,熱軋表觀消費量周環比增加2.1萬噸,冷軋訂單指數回升至53.6的擴張區間。
庫存周期: 社會庫存去化速度放緩至1.2%,廠庫降幅收窄至0.8%,庫銷比下行趨勢出現停滯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當前全產業鏈庫存絕對量處于近五年低位,五一節前補庫需求可能引發脈沖式采購。
三、策略建議與風險提示
鐵礦操作: 建議采取逢高沽空策略,入場點位參考港口現貨價格指數120美元/噸上方。核心邏輯在于需求端鐵水產量即將見頂,而供應端四大礦山二季度發運量預計環比增長8%。
鋼鐵策略: 建議把握回調做多機會,重點布局熱卷合約。驅動來自低庫存背景下旺季補庫需求釋放,疊加限產政策預期對供應端形成約束,盤面利潤存在修復空間。
風險預警: 需警惕海外礦山突發性供應中斷(概率15%)、國內地產政策超預期放松(概率20%)以及歐盟碳關稅實施細則提前落地(概率25%)等潛在黑天鵝事件對價格路徑的擾動。
黑色系商品正面臨供需格局轉換的關鍵窗口期,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247家鋼廠鐵水產量數據變動及唐山地區限產政策落地情況,適時調整頭寸結構。